昨天下午看了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展在中华世纪坛的馆藏画展,很震撼,伟大的作品真实的呈现在眼前,即遥远又亲切。
最打动我的作品有:
寞奈的《安提比斯的园丁之屋》,第一次感受到印象派的风格,利用色彩和形态对光线的处理;凡高的《梧桐树群》,整副作品的每一处细节都是那样的完美,树像燃烧了一样,道路通向天堂;凡高的《圣雷米的白杨》,菱形的画面构成,让天空延伸到无穷远;蓝色的树的阴影,是对蓝色天空的梦一般的回应;奥迪隆.雷东的《瓶花》,黄色基调中的瓶花,不知为何让我感受到了神秘;蒙德里安的《菊花》,淡淡的,却能够轻触、牵拌着你;还有一位女画家加布里埃尔.穆特的《未来》,画出一位女性对美好未来的憧憬,即真实又不真实;罗丹的雕塑《皮埃尔"德"韦桑特的英雄头像》,每一个角度,都很传神,我快要留下泪水,为这雕塑作品的感染力。还有一幅,不记得画家的名字了,也不记得作品的名字,但画中的女人,她的眼神,她身上的黑色线条,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。
还有很多的作品,让我的内心无法平静,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那些百年之前的画家,看到他们的笔触,感觉到他们真实的存在。看画,也可以成为一个人环游世界的理由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